“浙江第一早”杨梅上市 每斤150元_天天速看
(资料图)
潮新闻 记者 王艳琼 共享联盟·瓯海 吴佳佳 吴宇洲 编辑 项锐
5月4日,位于温州市瓯海区茶山新盘农业有限公司杨梅精品园大棚里,一颗颗鲜红杨梅挂满枝头,果农林媚媚正忙着采摘、分拣、装盒。记者向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求证得知,自4月28日以来,该大棚的丁岙杨梅陆续上市,借助数字技术赋能,较去年提早了半个月,这也是我省今年最早上市的杨梅,堪称“浙江杨梅第一早”。
温州杨梅种植面积32.5万亩,产值12.7亿元,是温州市第一大水果。“丁岙梅”原产地在瓯海茶山,温州人习惯称之“茶山梅”,是温州地方特色名果,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、浙江省四大杨梅良种之一,享有“红盘绿蒂”之美誉。往年,温州乃至浙江省内的杨梅一般在5-6月份成熟。
助力杨梅抢“鲜”上市,一场杨梅振兴计划从2021年开始。瓯海区联合省农科院亚作所、园艺所以及温州农科院,全面实施“农业双强”行动,制定杨梅瓯柑产业三年振兴计划,推进“五优工程”,形成了杨梅智能精准补光技术、杨梅提质增效技术、杨梅大棚数字化栽培技术等研究成果,并在丁岙杨梅原产地茶山街道启动杨梅精品园建设。
据了解,团队今年在栽培丁岙杨梅的过程中,在设施促早栽培技术创新升级的基础上,还新应用了棚内增温技术和数字化设施栽培技术。
“根据杨梅的生长特性,对大棚内温度、湿度、水肥等进行数字化监测。”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、助理研究员俞浙萍介绍,该技术实现智能化精准控制,还能开启远程智能浇水、施肥、自动开膜等功能,提升果园管理水平,减轻杨梅落果问题,提高杨梅产量和品质。
目前,瓯海茶山共有约50亩大棚丁岙杨梅。“不仅成熟更早,品质也比去年好,个大饱满。”林媚媚说,今年她的大棚杨梅产量预计为5000千克左右,较去年产量增加约三分之一,目前每千克售价为300元。
“去年大棚杨梅品质佳、效益好,起到示范作用,随着技术推广,越来越多的果农开始尝试大棚栽培丁岙杨梅。”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郭秀珠表示,去年的大棚设施栽培丁岙杨梅品质鉴定结果显示,农药残留检测参数全部合格、安全可控,这也说明数字技术下大棚杨梅在品质上更有保障。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